>
规范盘点流程 · 保障结果真实 · 提升管理水平
为规范集团盘点工作流程,促进各单位盘点水平的提升,保障盘点工作组织有效,结果真实、可靠,特制定本制度。
图:大盘工作流程图
职责:负责盘点工作的总体协调、组织、盘点异常问题解决、决策及盘点结果确认,保证盘点过程及结果有效。
人员配备:应由具备盘点整体工作推动力的管理层担任,一般为公司总经理或熟悉整体业务的生产副总担任总指挥(即:采取一把手负责制),其他人员可由相关部门的领导组成。
职责:保证盘点过程有效,为指挥部的下设机构。对盘点开展全过程进行现场跟进、监控与指导,及时解决盘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,确保盘点工作组织有效,按进度进行,同时,关注物资状态及物资管理问题,进行总结和汇报。
人员配备:一般由单位财务及业务部门领导组成。
职责:对盘点范围内的所有物资实施盘点,为保证盘点结果准确,可实施组内权责分离:
人员配备:2-3人一组,建议一人为存货管理部门人员,熟悉物资情况便于物资查找、识别及状态的确认,其他人员由其他部门抽调人员组成,以实现权责分离,交叉盘点,防止徇私舞弊,保证盘点结果的有效性。
职责:为保证盘点结果的准确性,各单位可结合自身的物资管理特点,在盘点的过程中进行全面或部分抽盘:
针对已盘点物资进行比例性抽盘(抽盘比例不得低于10%),抽盘组每组一般由2人组成,一人点数,一人将现场抽盘数量填写到现场盘点表中抽盘数量列,不再重新粘贴盘点标签。抽盘范围可根据存货重要性、管理要求进行选择,一般为价值大、风险大、管理混乱或多处存放的资产。
职责:对盘点数据进行整理、核对,对盘点差异进行分析;
人员配备:一般由存货管理部门人员、单位财务人员组成。
采取地毯推进式盲盘,盘点人不获取账面数,采取见物点物的方式,各库区逐货栋、逐货位按顺序清点,避免漏盘和获知账面数后人为调整盘点差异。
常见清点方式:
委托加工、异地暂存、在途物资及其他归属于本公司但存放于异地的存货,均属于异地存放物资。
作用:对盘点信息进行即时记录,作为与账面核对的原始依据
内容:物资名称、编码、计量单位、盘点数量、标签号、存货状态、涉及内部单位采购的存货注明供方名称、盘点人、盘点负责人、监盘人
使用方式:
作用:
内容:物资名称、编码、计量单位、盘点数量、标签号、盘点人、盘点日期
使用方式:
指挥部依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盘点计划,以保证盘点有序、高效的开展,盘点计划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:盘点时间、盘点范围、盘点组织及人员分工(包含盘点人员、监盘人员、抽盘人员、数据录入人员、数据录入复核人员、巡视人员、账务调整复核人员等等)、盘点具体要求及过程管控机制等,充分保证盘点结果真实完整。
注:如因生产计划变更等其他不可控因素导致盘点计划变更的,指挥部应及时安排盘点人员提前安排盘点工作,确保盘点过程有序、可控。
指挥部召集相关人员召开盘点布置会,明确各部门职责及分工,宣贯盘点计划及总体要求。
各盘点组织按照预定盘点程序开展工作。
为保证盘点工作顺利开展,应在盘点过程中建立高效畅通的沟通、反馈、汇报机制,如:盘点异常上报流程、数据信息传递流程等。
盘点结束后,安排人员进行整体巡视,查看是否存在漏盘、重盘的区域。
为保证盘点效果和效率,建议盘点总指挥组织各盘点区域负责人召开总结会,对盘点过程、整体开展情况进行及时总结。
工作组织:
设置岗位牵制、多层稽核,保证数据准确性。如,纸版与电子版现场盘点表信息环节应设置复核。
工作内容:
将实盘数与账面数进行核对,输出盘点差异。
指挥部组织安排总结,从组织过程、物资管理、流程制度等多角度进行总结反省,并制定改进对策,促进资产管理流程优化,防止问题再次发生。